23 Jul Affordable Housing, is it really affordable?
By nanyang
今年来,本地房地产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,那就是有许多发展商转向大肆推出可负担房屋。但原来,大家一直都在谈的可负担房屋,从政府到私人领域,以至不同的发展商之间,大家对“可负担”的定义大不同。
这造成除了政府所推出,一般售价40万令吉或以下的各项可负担房屋,高档发展商也有它所谓的“可负担房屋”,中上档发展商有其版本的可负担房屋,中等及中下价位发展商亦有其所指的可负担房屋。
此外,可负担房屋成为整个房屋发展主流,除了政府致力实现“居者有其屋”,力推可负担房屋的政策所致,更重要的是,本地房产领域本身的市场供需因素所促成。
在大马,谈到可负担房屋,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作出定义。
而且,不同地区,以及政府或私人发展商,可负担房屋的定义和售价也大不同。
一家著名发展商就对《南洋商报》说,以吉隆坡为例,私人发展商的可负担房屋是指40万令吉或以下的房屋,但在柔佛峇株巴辖,却是售价10万令吉或以下的房屋。
同样的,政府发展的可负担房屋,在吉隆坡售价是20万令吉或以下,在柔佛二三线城市却是4万至5万令吉。
此外,不同的计算法,得出的可负担房屋售价和定义也大不同。
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只能被买家作为居住使用,以协助收入较低者也能拥有一间自己的安乐窝。(档案照)
中位数乘数法
据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研究院(REHDA Institute) 主席拿督黄中立指出,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中位数乘数法,即以我国国民收入乘以三,来衡量国人可负担的房屋价格。
不过,该研究院则以还债能力计算法(或称房屋成本负担法)来计算可负担房屋价格,而根据这套计算法,该研究院对可负担房屋价格的定义是30万令吉。
换句话说,售价30万令吉或以下的房屋,就是可负担房屋。
根据该算法,它是以每月房贷供款不超过净月入30%,35年房贷摊还期,房贷额90%及年利4.5%,得出上述结论。
黄中立早前在一项论坛上指出,2018年国民月入中位数为5228令吉,若以中位数乘数法计算,得出的可负担房价为18万8208令吉,而还债能力计算法则是约33万令吉,因此,后者提供的可负担房价范畴较广。
国库研究院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,跟政府不同调。(档案照)
30万及以下就是可负担屋
虽然政府与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(REHDA)今年上半年推行的拥屋计划 ,看似采用了房屋发展商会的30万令吉及以下就是可负担房屋的定义,但同样是政府机构,国库控股旗下的国库研究院(Khazanah Institute)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,却跟政府不同调。
国库研究院研究主任苏拉雅博士指出,按中位数乘数法算出的可负担房屋定义,为售价18万8208令吉或以下的房屋,是根据该院走访多个国家取经,而得出的结论。
“我们见过了中位数乘数法的倡导人斯洛莫安杰尔,问他为何不适用还债能力计算法,来计算可负担房屋的价位。
“他说,答案很简单,2008/09年发生的全球金融海啸,就是因为美国次级房贷风暴所引发,而后者是因为适用还债能力来包装有关融资工具,它并未反映房屋的真正价值,但最终却衍生一场风暴。”
无论是向来以高档、中高、中等以至中下市场为主的发展商,近期纷纷推出售价较低的新房产,而且价格是购屋者负担得起。
上述著名发展商就对《南洋商报》指出,以该公司为例,过往新推出的项目以售价40万至50万令吉的房产为主,如今则以30万至40万令吉为主。
“对我们而言,30万至40万令吉的价位,就是可负担房屋。当然,整个市场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不同,不同的发展商对可负担房屋定义也不同。
“例如向来专攻售价70万令吉或以上中高档房产的发展商,如今转推售价50万至60万令吉房产,对它而言就是可负担房屋,因为其目标购屋者负担得起。
“这股大家(各发展商)在经济放缓、生活成本高涨及房产市道低迷的大环境下,纷纷转攻可负担房屋市场的现象,今年来更为明显。”
丰隆投资银行产业领域分析员林建汶表示,据他了解,目前发展商在新项目中推出更多价格可负担的房屋是一股趋势,但问题在于,各发展商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有别。
他接受《南洋商报》电访时说:“例如我有研究的一家著名上市公司,向来以推出许多可负担房屋著称,而它的可负担房屋,是指售价50万令吉及以下的房屋。
“毕竟该集团的发展项目主要集中在巴生谷地区,这里的土地价格比其他州属高昂。”
屋价分3类
根据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祖莱达早前指出,政府希望将国内可负担房屋分成3大类别。
这3大类别,分别是:
(1)售价15万令吉及以下的房屋、
(2)售价15万至30万令吉的房屋,以及
(3)售价30万至50万令吉的房屋。
其中,为低收入群体(B40)提供的可负担房屋面积为每单位900平方尺以上,售价为30万令吉以下。
同时,政府也要把原本由5个涉及策划与管理可负担房屋的官方房屋机构,即一个大马人民房屋机构(Perbadanan PR1MA Malaysia)、一马公务员房屋(PPA1M)、城市发展局控股(UDA Holdings)、国家房屋公司(SPNB)及赤贫人民组屋(PPRT)管理的所有房屋计划,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屋檐下,即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辖。
各发展商纷纷转攻可负担房屋市场的现象,今年来更为明显。(档案照)
发展商主攻可负担屋4因素
政府未来10年将兴建100万间,平均每年10万间售价30万令吉或以下的可负担房屋,固然是发展商力攻可负担房屋的外因,但产业市场本身内在的情况,才是大家都主攻可负担房屋的一大因素。
上述发展商说,这些内在因素,包括:
(1)土地
(2)技术
(3)融资
(4)购买力
首先,土地方面,如今城市地区的房产发展已饱和,新的发展计划都在城市外围,甚至偏远的乡区,而各州政府都几乎不再发出永久地契土地,而是以99年届满期限的租赁地契土地为主。
这造成绝大部分新推出的房产计划,都是租赁地契房产。
对发展商而言,租赁地契房产的收购成本较低,因为它们须付给州政府的土地拥有权转换税 ,比永久地契便宜许多。
在购地成本较低下,发展商自然可以推出更多售价30万至40万令吉或以下的可负担房屋。
其次,在技术方面,目前国内许多房产计划都采用工业化建筑系统(IBS),自动化与机械化的运作模式,有助降低建筑成本。
工业化建筑系统不仅降低房产计划的成本,也加速计划的完成,在省时省力下,发展商自然可更快完成与售出各类房产,更可把注意力转向推出更多的可负担房屋项目。
“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的引入是为了为雪州子民提供可负担家园。(档案照)
首购族难获房贷
第三,在融资方面,该名发展商指出,尽管各方包括财长林冠英一直促请银行放宽房屋贷款政策,但事实是,银行普遍仍谨慎放贷,造成许多购屋者尤其是首购族,仍难以获取房贷。
对发展商而言,当购屋者普遍难以获取房贷,发展商只好往赚幅较低,但销量较好,不会因为大量房产滞销,导致资金被套牢的可负担房屋领域发展。
林冠英早前就坦言,可负担房屋的需求很高,问题在于购屋者无法获得银行贷款,导致许多类似房屋滞销。
“我担任槟州首长期间,可负担房屋的需求量非常高,排队购屋者大有人在,基于银行谨慎发放贷款,许多房屋空置,州政府也因为没有现金转动,而不能兴建更多房屋。”
第四,购买力,当然是指购屋者的购买能力。在生活成本高涨,国人收入却追不上通胀下,绝大部分国人只有能力购买售价低于3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。
加上银行银根紧缩,购屋者要自掏腰包,拿出高额的房屋首期谈何容易。
国家银行前总裁丹斯里洁蒂博士早前就曾预测,国内豪华住宅过剩的问题会延续至2022年,目前是发展可负担房屋的最佳时机,确保房屋供应平衡。
洁蒂目前是国民投资机构主席兼森那美产业主席,她说,我国目前面对商业及豪华房屋过剩的问题,发展商需建造更多可负担房屋,因为这是最高需求的房屋种类。
政府及各州推出的主要可负担房屋计划
●一马人民房屋(PR1MA)
政府是在2012年一马人民房屋法令下,设立一马人民房屋机构,负责策划、发展、兴建及保养以生活方式概念为主,专攻主要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优质房屋。
●一马人民房屋的售价介于10万至40万令吉之间,其房屋有不同的种类及面积,符合不同购屋者的不同需求。
以下是购买一马人民房屋的一些基本条件:
●必须是大马公民
●必须是21岁以上,单身或已婚皆可
●个人或家庭收入(夫妇两人)介于2500至7500令吉,以及
●拥有不超过一项产业 (无论是申请人本身或配偶)。
购买槟州可负担房屋的合格条件
1)必须是马来西亚公民
2)必须是槟州登记选民,并符合下列其中一项条件:
i) 在槟州出生及工作
ii) 从申请日期算起,居住在槟州至少5年
iii) 必须是学士学位或文凭持有人,至少两年工作经验。 (专才与熟练员工组别)
3)申请时届满21岁或以上
4)家庭月入(夫妇两人)不超过1万2000令吉
5)廉价屋及中低价屋申请者及配偶,不可在大马其他州属拥有任何产业。
6)可负担房屋申请者及配偶,不可在大马其他州属拥有任何产业,但以下情况例外:
(i)申请者目前拥有的产业是中低价房屋或廉价屋
(ii) 申请者目前拥有的产业是在2008年过后购买,而且价格不高于拟购买的可负担房屋
“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
雪州政府自2000年起推出“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(Rumah Selangorku),以迎合人民对廉价、中低价及中价房屋的需求。
“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主要是以房屋面积,分成4大类。
申请条件:
A类房屋
(1)18岁或以上的大马公民。
(2)定居雪兰莪州
(3)家庭月入不超过3000令吉。
(4)每户家庭只限一人申请。
(5)申请者或配偶未拥有任何产业(无论是政府或私人项目)
(6)要转换拥有权必须等5年后
B,C & D类房屋
(1)必须是18岁或以上的大马公民
(2)家庭月入介于3001至8000令吉
(3)申请者或配偶未在雪州拥有任何产业
(4)有家属依赖他/她过活的单身人士可提出申请。
(5)购买房屋是自住,而非出租用途
(6)要转换拥有权必须等5年后
雪州店屋/低价产业的申请条件:
(1)18岁或以上的大马公民。
(2)家庭月入不超过1万令吉
(3)每户家庭只限一人申请
(4)未拥有商业地契的产业
(5)要转换拥有权必须等5年后
(从取得入伙纸的日期算起),而且须获得雪州当局批准。
(一)政府过去半年来推出的可负担房屋政策/措施:
(1)拥屋计划
参与发展商:约180家
房屋售价:30万令吉或以下
涉及单位:2万2000间
有效期限:今年1月1日至本月30日优惠:
(a)大马房屋发展商会认可的房屋,至少10%折扣。
(b)房屋买卖合约豁免印花税
(c)购买售价30万至250万令吉房屋,首100万令吉豁免印花税,余额3%印花税
(2)国行10亿令吉可负担房屋基金计划
基金总额:10亿令吉
目的:协助月入2300令吉或以下的低收入群体购买首间房屋。
特点:目标群体可购买不超过15万令吉,但坐落在与主要城市有一段距离的小镇。
贷款期限:最长40年或直到申请者届满70岁,视何者为低。
申请条件:大马公民或自雇人士,过去一年无不良贷款记录。申请者强制通过网上参加由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(AKPK)负责的理财教育计划。
基金申请期限:2年,或直到拨款用完为止。
备注:
(a)申请者必须向参与银行申请贷款,购屋者可豁免印花税。
(b)购屋者是购买发展商兴建的新房屋,它包括排屋或组屋。
(二)近期巴生谷地区的可负担房屋范例:
项目名称:Residensi Jalilmas
发展商:Sinerjuta 私人有限公司(Aset Kayamas旗下公司)
产业类别:服务式公寓
土地类别:租赁地契
推出单位:1,050间
地点:武吉加里尔
售价:19万8000令吉
项目名称:Residensi Suria Pantai
发展商:Amona Development 私人有限公司(IJM旗下公司)
产业类别:服务式公寓
土地类别:租赁地契
推出单位:896间
地点:班底
售价:27万5000令吉
项目名称:Kondominium Kiara Kasih
发展商:Lembah Suria 私人有限公司(UEM阳光旗下公司)
产业类别:共管公寓
土地类别:永久地契
推出单位:719间
地点:泗岩沫
售价:30万令吉
文章摘取于《南洋商报》